嵌在骨子里的风度


礼为何物?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是规范行为的标准和要求?还是一种道德准则、精神风范?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礼”始终是诸子百家、仁人志士亘古不变的论题。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即指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孔子主张“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以礼治天下。中华民族是数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一个“礼”字贯穿古今,历史的更迭、时代的变迁,“礼”不断在文化传承中积淀,被完善,继而被简化。因而许多人认为“礼”已不再是这个时代所追求之物。

更多的情况,人们是曲解或者是狭义的理解了“礼”。“礼”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并不单单指那些代表着繁文缛节的仪式。当然我更愿意解释它为一种嵌在骨子里的风度。但凡是分辨一个人的种族、国家,我相信并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外表,更多的我们从他的谈吐举止中判断他的民族。因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的形成,便是在一个民族“礼”的熏陶之下形成的。这种风度的形成,也许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但它需要一种社会的主导风向,即一种社会的感染力。就像四五岁的孩童有时甚至比一个大人更懂得“礼”,因为幼儿园里的空气中弥漫着的是温和而有礼的气息,孩子们稚嫩而透明的心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变得更加透明和灵动。一句“早上好”、一句“对不起”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用语。而一旦踏入社会,渐渐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在淡忘“礼”的环境下,这些语言似乎成了一字千金的奢侈语。中华民族,这个数千年来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

这个民族的人民又在用什么去彰显这四个字?十一黄金周的堵车事件,暂且把过程中人们的争执、漫天怨声、破口大骂放在一旁,单单是高速公路上的一片狼藉,就让人不忍心驻足。堵了一个小时的车,就像是停下车不停丢了一个小时的垃圾,高速公路旁、绿化带里,各色各样的食品包装袋。难道车已经超载到这种地步,连一袋垃圾也放不下?难道只是无意的无心之失?不,正是这样一种无意才真正可怕,人为我亦为成为人们意识里一种潜在的可怕的习惯。我们往往总在最平常的小事中,暴露出最致命的弱点。“礼”是一种嵌在骨子里的风度,而当今的中国,当今的中国人却越来越失了这样一种风度。在不该计较的时候争执,在无需动怒的时候拳脚相向,在最考验我们民族之“礼”的时候忘记了这个字。

有时候,“礼”真的很简单,只是我们丢掉垃圾时的一个弯腰,我们公交车上的一个起身,只是我们面对外国友人的一个微笑。有时候,“礼”真的很重要,它是整个民族气概风度的体现,是整个民族道德文化的彰显。“礼”绝不是古书上的一堆繁体字,更不仅仅是老人传承的一项项繁文缛节,“礼”是一种社会风气,是我们嵌在骨子里的一种风度,一种令我们感到温和与善意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