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亦有时灭


2011年12月10日夜,灯光充盈自修室如白昼,莘莘学子忘了时间,模糊了黑夜的记忆,依然坚守在书桌的阵地,每个人都似乎散发出无形的场,每个人又都置于重重场中,刺激着每一根神经紧绷,不敢懈怠。然而静寂的氛围与僵滞的空气,被室友带来的快乐旋风完全打破,而“月食”二字随即令所有人迷离的双眼顿时一亮。此天象奇观早有耳闻,却未曾见过,于是呼啦啦一齐奔出,留下了依然明亮的灯光。

为了月食,随室友闯入另一个宿舍。此时月已接近中天,只能打开窗把头伸出去了。月真的只剩弯弯一牙了,而我记得,傍晚月初升起时是圆如银盘的。此时应是月食最美的时刻了,深沉的天空,点缀着几颗疏星,而那一弯如眉的残月,正一点点变细,更加妖娆神秘。月色残,月光舞,今夜的天空成为月的舞台。漫长的半夜,月缓慢升至中天,又轻轻舞动,将泻下的皎洁月光轻轻收敛,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身影。使人想起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那“倚门回首,却抱青梅嗅”的少女。忽而发现,残月还是有如此一种隐隐含蓄的风情,而我们也一直期待着。看见最后一点亮光消失的那一瞬,想看到失去月亮的天空是否会多几分沉淀晦涩,更想看着月亮的重生,那动人心魄的美丽。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凝视着月亮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一切都仿佛消失,时间也仿佛静止,只有月依然表明着它的存在,也只有点滴变化的月影昭示着时间依然逝去。冬天的月寒气随风阵阵袭来,却仿佛感受到了那一点月的清冷的光,沁入我心中。回想自己已很久不再如此专注地看着月亮了,一如很久不再静下心来,不再细细品读一本好书。我的心不知何时开始充斥着杂乱,变得如此烦躁,如同城市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映彻天际,却遮掩了纯洁的月光,蒙蔽了天空的颜色,甚至驱走了那些令人神清心静的清冷,打破了安详宁静的静夜思。心灵需要时常荡涤,在生活中时时发现细微的感动,在每一次感动中成长。“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变化的是世界,是人生,不变的却是那天空中的一轮明月,那轻舞的月光,那闪烁着梦幻的月夜,还有那冥冥之中的万物之道。在反复的圆缺之间,在重复的升落之中,月已然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秦时的明月同样会闪耀在汉时的关口上,洒下的月光也依然那么深沉苍凉。而我曾经凝视过的明月,也在此时此地,将我与曾经的自己的目光聚焦在一起,忽然间发现被自己忽略的成长是如此清晰,沧海桑田,抑或沧海一粟。

月引发了我的无限感想,其实在心平气和时,自然景物总能带给我们幽美邈远的感情。因为人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是在自然的启迪与陶冶下,获得了情感与思想。大自然的广袤无垠给了人类宽广博大的胸怀,大自然的变化万千给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情感,大自然的神奇秀丽给了人类智慧深远的思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在天地间,让自然荡涤心胸,让自然充实灵魂。太纷繁杂乱的社会生活让人变得越来越累,成为社会大机器中的零件,而只有在静静地与自然交流时,我们才会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倾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明白自己依然是存在于天地间的鲜活生命,也只有此刻,内心真挚的情感与思想才会喷薄而发,一如伟大艺术家创作伟大作品时的灵感涌生。而此时,我静静地凝视着月,回归本心。

最终月升至中天,我们遗憾地没有看到月全食的奇美景观,也不知是否会有全食。及至后半夜,月光又静静地从楼另一侧的窗户投射进来,也映着地面上的雪,纯净的白,安详的夜,心便也定栖在这一方天地间。圆月缺,缺月圆,月光舞于清幽处,凝眸处,从心愁,从心哀;静心乱,乱心静,心绪飞于空灵处,定神处,自我喜,自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