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时代课题,更是一个全球话题。贯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国酒业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持续的消费升级,酒类商标、地理标志、专利等知识产权已成为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酒业商标数量众多 知识产权渐成重心
酒类产品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酒类产业企业数量多、品牌多、商标多、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世界酒业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时代命题。截至目前,和酒相关的地理标志共注册了202个,国际154个(法国141个)占比约76%,国内是以茅台、五粮液等为代表的48个,占比约24%。在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中,中国有6个(贵州遵义、四川宜宾、四川泸州、江苏宿迁、山西吕梁、安徽亳州)。白酒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产销量在全世界都是最大的,长期以来与全球烈酒共同推动着全球酒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商标注册数量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却是薄弱的,甚至是处于失衡状态。
商标确权维权、品牌保护对白酒行业来说极为重要。最近两年,酒类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视程度突飞猛进,主要是名酒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知识产权逐渐成为酒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酒类产品国内和国际商标共计件, 其中有效注册件。第33类:(酒精饮料)国内和国际商标共计件,其中有效注册件;第32类(啤酒)国内和国际商标共计件,其中有效注册件。
地理标志是表明产品产地来源的重要标志,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是保护特色产品出口的利器。2020年7月,欧盟理事会做出决定,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中国100个地理标志受欧盟保护。茅台酒、五粮液、绍兴酒、剑南春酒等白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首批保护清单。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对地理标志产品设定了高水平的保护规则,有效阻止假冒地理标志产品,使双方消费者都能喝上货真价实的高品质白酒。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为中国酒类相关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提升市场知名度提供有力保障。
酒业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性管理和预见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据了解,谈及对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和内容,酒类企业的认知可以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传统的白酒企业存在问题比较多,系统性管理和预见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比如:酒类产品和风土有着重要的关联,酒类产区建设已成为全球酒类产业公认的发展方向与消费者的消费趋向,也是酒类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标志,但是,从地理标志注册上看,还未得到酒业的足够重视。
由于侵权、假冒白酒的利润空间较大、立案标准高、处罚额度轻,景气度颇高的白酒行业“傍名牌”、“打擦边球”的侵权现象屡禁不止。一个是抢注名人商标,有人为蹭疫情热度,对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些人名、词语来注册商标,比如“钟南山壮功酒”曾被恶意抢注。类似各种“傍名人”的酒类商标大量充斥其中,比如,利用古人姓名注册酒类商标,曹雪芹、康熙、唐伯虎等历史名人,均被注册在酒类商品上。还有就是抢注中国酿酒大师系列酒较为火热,由于概念鉴定不清、缺乏规范,很多商家“钻空子”,让大师酒也乱象丛生,抢注“酿酒大师姓名”成为不法途径。此外,各类自称“大师”的“伪大师酒”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不法分子费尽脑汁注册与名酒相关联的商标,不但侵犯了名酒企业的权益,更是误导消费者。甚至是专门注册各类酒类商标进行囤积、倒卖,严重影响了酒类产业的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奖励激励机制欠缺,市场监测力度不够,商标立法和执法监管滞后等问题,部分白酒企业在侵权产品已经危及到市场份额时,才会展开维权行动。酒类市场竞争激烈,恶意抢注商标情况较为普遍。
发挥行业协会引导作用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中国酒业协会作为我国酒类行业全国性的社会组织,围绕协会职能,专门成立了证明商标办公室,通过强力推进商标品牌工作,在实现品牌增值增效、规范行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20年7月16日协会换届大会期间,联合中华商标协会共同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
一直以来,中国酒业协会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诸如商标注册的行业专有名词咨询、驰名商标行业证明、酒类地理标志注册行业调查等工作。为了全面提升酒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合规使用。最近几年,协会积极推进申请酒类的证明商标,已经注册成功“葡萄酒酒庄酒”和“谷物酿造料酒”证明商标,已经提出申请“工坊啤酒”、“年份酒”、“白酒酒庄”等。
近些年来,中国酒业协会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截止到2020年8月,我国已累计注册酒类地理标志商标202件、白酒类的商标近70万件,形成了包括汾酒、杏花村、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一大批的知名品牌,这些商标在规范企业生产、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传承中国酒文化和酒产品特色方面都发挥了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
业内专家认为,商标是企业走向市场的“绿卡”,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推进以来,成果斐然。通过“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措施,极大地激发了酒业创新活力,释放酒类市场内在潜力,使众多酒类企业和广大消费者从商标便利化改革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为维护我国谷物酿造料酒在国内外市场的信誉,保护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消费者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最终受益者,中国酒业协会制定了一系列谷物酿造料酒生产和技术规范,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了“谷物酿造料酒证明商标”。伴随着证明商标正式颁布实施,2019年度共计21家料酒生产企业通过“谷物酿造料酒”证明商标现场审核。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乎白酒行业的未来,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中国酒业协会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继续积极配合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深化知识产权建设方面的合作;第二,继续协同相关部门推进酒类证明商标注册和使用体系的构建,推进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和使用等工作;第三,面向酒类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相关培训,组织酒业知识产权研讨、论坛等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酒类企业的商标、品牌保护意识;第四,为酒类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提供知识产权服务,规避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知识产权纠纷;第五,开展酒类知识产权相关课题研究和调研分析,定期发布研究成果,为中国酒类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指出,要全面提升酒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强化地理标志和知名商标保护作用,加大知识产权实施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合规使用,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