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400字
1、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2、(读)观后感写作方法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读)观后感既然属于议论文范畴,它必然具备一般议论文写作的特点;它又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不同,关键要搞清,哪儿不同?①“*后感”要求从写自己的感受为主,文章始终离不开“我”这个特定身份,要根据所感对象,抒发个人的体会,感受。几篇例文皆如此。
3、从前,我总认为自己已经很勤奋了,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的努力和书中的人比起来,是远远不够的。从巴金的“读书而无书”,到王亚南的绑在柱子上读书;从顾炎武的“自督读书”,到郭沫若的抄书;从华罗庚的“一个实字”到侯宝林的“抄书”。都告诉了我“想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都离不开刻苦勤奋。不下番苦功夫是不会有丰硕的回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400字)。
4、今天下午我们小记者班的同学一起观看《功夫熊猫》。
5、读艾青诗选,我体悟到纯真细腻的情感,感受到淳淳师生情义。带了六年的毕业班,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已经把你们当成了恋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400字)。
6、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时,定睛一看。哇!不是很多,是非常之多咞!眼睛快速地扫描了一下,天咞!每一篇都讲了一个名人,绝对没有重复的!我数了一下,一共有61篇,也就是说我可以认识61位名人呢!而且书名叫《中外名人故事》,顾名思义,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历代名人,还有外国历代的名人故事!
7、所谓梦想,就是拼尽全力为之奋斗的东西。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能思考一些远大的问题太过遥远。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这样的美好年华中努力学习,尽力做到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然后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8、第一位写的是宋朝时候,从小爱动脑筋的毕升,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没钱供他读书,但他非常好学,经常站在窗口听老师讲课,回家后用手指沾水当笔写字,天长日久练了一手好字,他还爱好雕刻,他爸爸看他有这个爱好,就把它送到杭州的`印刷作坊当学徒。他在当学徒的过程中,发现每印一页书就得刻一块板,十分麻烦,既费时间,又费力气。毕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吃不下、睡不着,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被我国列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9、(宝法读书)崛起的中国正在撼动世界秩序——《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读后感(中)
10、师:没错,一个妇女的丈夫被洋人的车轧死了,洋人不认错,中国巡警还训斥她。
11、这当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是由齐宣王的行为引发的感点:应当实事求是不要搞形式主义。
12、同样身残志坚,名震古今中外的还有一人——司马迁。司马迁家学渊博,年少时得以向儒学大师学习,三十八岁正式做太史令,因为李凌辩护惨遭宫刑。但他为完成父亲遗愿,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夜以继日发愤著书。历时十四年,终于完成史家著作《史记》。他那种忘我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将永远闪烁不朽的光芒。
13、1950年1月10日,周恩来乘专列前往苏联,临出发前,他特意带上一本当时名噪一时的长篇历史小说《旅顺口》。可是,周恩来刚看了一半就说:“《旅顺口》是一本坏书。作者斯捷潘诺夫完全站在反动的沙皇统治阶级立场上,竭力美化、宣扬沙俄的侵华战争。”说完之后,周恩来还自言自语地说:“这样的书居然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14、当拿到这张电影宣传单的时候,差点没把它当废纸给扔了。当看到爸爸兴致勃勃的样子时,我不忍心浇爸爸一头冷水,于是和妈妈商量:看一会儿,如果没意思,就出来逛街。于是,在那个秋风瑟瑟的晚上,我和妈妈就是怀着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走向了电影院。
15、下课时,同学们都出去玩了,但你总会看到一个身影老不离开座位,就连做操也久久不肯离去,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读书小子”——朱耀展。
16、我最近在看一本叫《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故事》的书,这本书有外国卷和中国卷两本,我看的是中国卷,主要写了中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涌现出的50位杰出人物。
17、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为最具国际声望的政治学者之一的朱云汉先生,置身中国台湾,却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以最宽广的历史坐标与理论视野著书探讨中国崛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意义,这不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更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我们应该以更加豁达而积极的心境来迎接未来的挑战,就像朱云汉先生所说:“你可以回头看多远,就可以向前走多远。”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崛起向世界展现了她的发展宏图,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18、每当我自以为是,骄傲固执时,面对变化多端的题型,我低头自认“海有边山有路,学无涯不停步。唯有谦虚才能进步。”在学习上,我逐步树立了态度决定高度,方法决定高效、细节决定成败,战必胜、胜必谦的信念。每当马虎来袭,我提醒自己:喜爱严讨厌松,一严就聪明可爱,一松就糊涂可恨。每当遇到困难时,总自我鼓励:精神百倍,才能打学习胜仗。勤奋是神笔,功到自然成。每当学习松懈,又想起父母的殷殷期望:河流渴慕大海,日夜奔腾;我们渴望进步,不断努力。不管好自己,怎能变得强大?成功来源于理想,力量来源于奋斗。我们都有上进心,祖国妈妈最开心!正是在这些格言光辉的照耀下,经过不断地调整,我逐步养成了爱学习、勤学善思,不断改错、迎难而上、虚心求教的好习惯。学习也在不断向优秀靠拢!奥数、语文、英语年年攀高,稳居年级前列,征文、美术比赛也喜报频传!不但自己棒,还要同学棒:我常常及时真诚地帮助班内、家属院内学习遇到困难的同学。如三年级下期周周帮着家属院内的伙伴指导商讨写好作文;经常性帮着同学上网查找学习资料,从中体验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美好社会日日到”的快乐。我以一颗真诚友善心,换来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多次被评选为三好学生。
19、“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久久垂着,不曾抬起的头上,我们仰起那沉重的头颅一致地,向高空呼喊:“看,我们笑得像太阳!”
20、“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21、生在祖国蓝天下,长在祖国怀抱里。妈妈常常感叹着说:“这21世纪的少年一代多有幸呀,赶上了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国力不断强盛的和平好年景,赶上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实现辉煌的好时代。要珍惜学习,立志成才呀!”妈妈望子成龙,殷殷期盼。像那鱼儿在寻找大海,花儿在寻找春天一样,盼望着代代少年儿童要不断地追高逐远、寻找生命的力量以祈求美梦成真。
22、我举个例子。爱因斯坦小时候有一次生病了,父亲带着个圆盒子来看望他。小爱因斯坦见了,说:“这么奇怪的表啊!两根针连成直线,还颤抖呢!”父亲笑着告诉他,这不是表,这是罗盘,指针永远指着一个方向,那就是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