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体裁故事的疗愈力量语录汇集50句故事的疗愈力量语录汇集50句

故事的疗愈力量语录汇集50句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1

周志建老师的《故事的疗愈力量》书写进阶版早就开始,而我却一直没有认真看书,听书……

但我知道,只要师傅选的书肯定是好书,我一定要拿来读……

有时,被孩子打扰不能用心读,昨天到今天早上,一口气读的页数相比较有些多,把第一章读完了,中间产生了几次感受,在此记录下来——

当看见,“知识与自我认同,是从社会互动中建构而来的。”这就话,我产生想和群里伙伴互动的冲动,但头脑出现了一个声音:我比他们都差,没人会认真对待和我的互动,或许没人愿意把精力浪费在我身上……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是曾经的感受吗?

觉得自己一文不值吗?

我不是一文不值啊!

我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只是目前自己还未全部发现和看见,我的存在和出现本身自带价值。

想起绿水老师的一个词的提醒:比较。

是的,我从小是在被妈妈和其他伙伴的比较中长大的。脑海中时常浮现一个声音:你看人家谁谁谁……

……

读着读着作者的感受,我突然产生一种遥遥无期的感受。连一个心理学博士都一直有郁闷,不能完全摆脱痛苦,我又怎能达到幸福的终点?……

随后又一个声音提醒我:书还没看完,或许只是书中这部分刺激到你曾经的感受……

不错,我曾经是有那种对希望“遥遥无期”“无望”的感觉……先继续读,后面应该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只有生命可以抵达另一个人的生命。”

“要进入他人的生命,先得进入自己的生命。”

“所有的学习都是从自身的生命经验出发,去发展出一种‘活生生’的生命知识。……”

自问:难道走进一个人的生命,只会用自己的生命经历(经验)去感受另一个生命吗?

自答:多与各种特点的生命互动,去体验多中多彩立体的生命存在……

或许我曾经的种种“痛苦”经历。是为了修炼我对此生命体验的觉悟和感知能力。

经历的痛苦感受越多,越是财富……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2

这两天再看周志建的《故事的疗愈力量》,书很好看,一天就看了大半。作者的真实很感染人,就如同他做叙事,不是用技巧,而是用“生命”去陪伴。艺术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一定不是技巧,而是真实。这份真实不是我们追求的那种“完美”,而是坦然揭开自己,完整呈现的那种真实,真实是一个呈现的过程,不只是结果。

其实,每个人都想真实,但是能够完完全全的袒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表现希望好的,遮盖不好的.,这就不是真实。一个人能完全展开,他一定对自己是完全接受的。接受那些不完美,接受那些不着调,接受自己的不同常理,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绪和世间的一切安排。这个需要修炼。只要能坦然面对接受,缺点就不是缺点,而是个性。

讲自己的故事具有疗愈作用我也深有体会,能把自己看成一个故事,并把它讲出来就已经跳脱出去了,通过回溯过往,看到自己“卡”住的某一部分,把他们认领回来。认领这个词真是太棒了,让人浮想联翩。不再追求完美的那个我,而去努力做好完整的人。

只看过这一本叙事的书,我现在有个大大的疑惑:往往我们感觉差的时候,都带有太多负面情绪。我们被这些乌云困住,好像在脑袋上扣上塑料袋,我们只顾解决眼前的窒息,根本没有能力摆脱内心的恐惧。更进一步的想,大多数人只知当下的烦恼,是没有能力辨识内心潜藏的恐惧和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说自己的故事,好像更多是发泄,真的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吗?

写上面这一句我忽然犹豫了,如果对方是一个不评价、不建议、完全包容接受你的人呢?如果是一个可以吃进你所有情绪的人,那当然是一种疗愈。我们没被疗愈,有时候被激怒,是因为对方根本没有听进去。他耳朵听,可脑子一直在做判断,一直想给你什么建议,他没有体会到你的委屈,你的难过。如果遇到这样的一个听者,只能是二次受伤。

我真不是一个好的听者。听别人说自己的事情,我常常是边听边在判断,他遇到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该给他什么建议。其实,说话的人最想要的不是建议,是陪伴,是你能听懂他的难过,了解他的情绪,然后和他在一起面对。

那么我为什么那么想给人建议呢?是想借着建议表达我自己聪明和独特吗?好像是有点。我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听别人讲负面的情绪事情呢?我好害怕那些会传染到我,我好害怕那种伤心无助的感觉。那会让我立刻有一种同感心,想到自己很多难过无助的时刻。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自己,所以在她有苗头的时候,我就立刻躲开。通过给别人建议,让自己有把控事情的安全感。

“你没有办法给别人你没有的。”诉苦的人想要的安全和温暖,我自己没有,只能靠着建议逃脱。

做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这种内心的力量。想要有一种深海般不惊波澜的吸纳,你必须先对自己深海般的发现和接纳。

身体里那些被压抑隐藏的需要和情绪,常年在一个不见光的阴湿的角落,发酵腐烂。你得把他们挖出来,翻到面上,暴晒。这样的土壤更肥沃。你完全有能力把腐烂的水果变成甘甜清洌的美酒。感谢那些生命力那些林林总总的沙子吧,他们是上帝放在你身体里的珍珠。这些“短”最终会成为你最骄傲的“长”。

前一段看了很多自我完善的书,我隐隐约约有个不解,这些智慧让人完善,完善似乎有一个标准,什么样的妈妈是好的,怎么样的行为是对的。可是,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人都不同,人人都独特。既然那么独特怎么会有一个完善的标准框框呢?

这本书解开了我这个困惑。完善就是让你自然舒服的做自己。独特和完善似乎是一个表里关系,内心的完善是相对统一的,就是自由、安全、喜悦,它可以通过你独特的自我去表现。你可能是巧言的,可能是内敛的,可能是热情的,也可能是保守的,但内心都是舒服的。谁也不会说,我独特因为我内心拧巴。美好的特质有很多,你可能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更突出,那就是你的独特。敢于做自己不是独特,而是内心完善的需要。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范文示例

这两天再看周志建的《故事的疗愈力量》,书很好看,一天就看了大半。作者的真实很感染人,就如同他做叙事,不是用技巧,而是用“生命”去陪伴。艺术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一定不是技巧,而是真实。这份真实不是我们追求的那种“完美”,而是坦然揭开自己,完整呈现的那种真实,真实是一个呈现的过程,不只是结果。

其实,每个人都想真实,但是能够完完全全的袒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表现希望好的,遮盖不好的,这就不是真实。一个人能完全展开,他一定对自己是完全接受的。接受那些不完美,接受那些不着调,接受自己的不同常理,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绪和世间的一切安排。这个需要修炼。只要能坦然面对接受,缺点就不是缺点,而是个性。

讲自己的故事具有疗愈作用我也深有体会,能把自己看成一个故事,并把它讲出来就已经跳脱出去了,通过回溯过往,看到自己“卡”住的某一部分,把他们认领回来。认领这个词真是太棒了,让人浮想联翩。不再追求完美的那个我,而去努力做好完整的人。

只看过这一本叙事的书,我现在有个大大的疑惑:往往我们感觉差的时候,都带有太多负面情绪。我们被这些乌云困住,好像在脑袋上扣上塑料袋,我们只顾解决眼前的窒息,根本没有能力摆脱内心的恐惧。更进一步的想,大多数人只知当下的烦恼,是没有能力辨识内心潜藏的恐惧和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说自己的故事,好像更多是发泄,真的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吗?

写上面这一句我忽然犹豫了,如果对方是一个不评价、不建议、完全包容接受你的人呢?如果是一个可以吃进你所有情绪的人,那当然是一种疗愈。我们没被疗愈,有时候被激怒,是因为对方根本没有听进去。他耳朵听,可脑子一直在做判断,一直想给你什么建议,他没有体会到你的委屈,你的难过。如果遇到这样的一个听者,只能是二次受伤。

我真不是一个好的听者。听别人说自己的事情,我常常是边听边在判断,他遇到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该给他什么建议。其实,说话的人最想要的不是建议,是陪伴,是你能听懂他的难过,了解他的情绪,然后和他在一起面对。

那么我为什么那么想给人建议呢?是想借着建议表达我自己聪明和独特吗?好像是有点。我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听别人讲负面的情绪事情呢?我好害怕那些会传染到我,我好害怕那种伤心无助的感觉。那会让我立刻有一种同感心,想到自己很多难过无助的时刻。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自己,所以在她有苗头的时候,我就立刻躲开。通过给别人建议,让自己有把控事情的安全感。

“你没有办法给别人你没有的。”诉苦的人想要的安全和温暖,我自己没有,只能靠着建议逃脱。

做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这种内心的力量。想要有一种深海般不惊波澜的吸纳,你必须先对自己深海般的.发现和接纳。

身体里那些被压抑隐藏的需要和情绪,常年在一个不见光的阴湿的角落,发酵腐烂。你得把他们挖出来,翻到面上,暴晒。这样的土壤更肥沃。你完全有能力把腐烂的水果变成甘甜清洌的美酒。感谢那些生命力那些林林总总的沙子吧,他们是上帝放在你身体里的珍珠。这些“短”最终会成为你最骄傲的“长”。

前一段看了很多自我完善的书,我隐隐约约有个不解,这些智慧让人完善,完善似乎有一个标准,什么样的妈妈是好的,怎么样的行为是对的。可是,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人都不同,人人都独特。既然那么独特怎么会有一个完善的标准框框呢?

这本书解开了我这个困惑。完善就是让你自然舒服的做自己。独特和完善似乎是一个表里关系,内心的完善是相对统一的,就是自由、安全、喜悦,它可以通过你独特的自我去表现。你可能是巧言的,可能是内敛的,可能是热情的,也可能是保守的,但内心都是舒服的。谁也不会说,我独特因为我内心拧巴。美好的特质有很多,你可能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更突出,那就是你的独特。敢于做自己不是独特,而是内心完善的需要。

韩愈的故事

引导语:大诗人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这位大诗人有什么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韩愈与郾城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但他最大的历史贡献在就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他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大家可曾想到,这样一个文学大家,曾经在漯河居住过一段时期,并在这里沙场建功立业,挥毫为我们郾城写过几篇诗歌呢。

那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百代文宗之称,先后担任过四门学博士、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文职的韩愈,却怎么会在朝廷出现危难之时,能毅然披挂上阵,担负起军事参谋的重任,到郾城县参加讨伐蔡州叛乱的战役呢?

查看《旧唐书》、《读史方舆纪要》以及历代《郾城县志》记载,就可以发现“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三个,第一就是藩镇割据,第二就是宦官专权,第三就是朋党之争。

这里边尤其以藩镇割据最为严重,它威胁到了唐王朝的统治。什么叫藩镇割据?说白了,就是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的这些藩镇的将领,不想再听朝廷的号令,想要跟朝廷分庭抗礼、独立山头。在唐宪宗的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了,他的儿子吴元济自己宣布自己为节度使,就等于自己宣布自己是候补节度使,这等于是公开地向朝廷叫板,跟朝廷要官做。抓住这个机会, 唐宪宗决定镇压位于河南蔡州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然而讨伐蔡州的.战争并不顺利,朝廷的军队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而且这些藩镇的将领秘密派刺客刺伤了当时主战的宰相裴度,唐宪宗对讨伐蔡州开始动摇,主战的韩愈给皇上写了一封奏章。这封奏章的名字叫《论淮西事宜状》,在这封奏章当中,韩愈的核心思想是要给唐宪宗鼓劲儿,他上书发表了自己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发动群众讨伐叛贼、各个击破分化瓦解、对于敌军的士官区别对待宽大为怀等四点主张,后人林云铭《韩文起》对于韩愈这个奏章评论“可谓料敌如神,非文士纸上谈兵套语”,皇帝看了他的奏章信心大增。 在宰相裴度等人的决意坚持下,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朝廷任命当时的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负责全权处置讨伐淮西的叛军。朝廷任命韩愈为行军司马(相当于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随裴度去前方作战。

韩愈作为行军司马于元和十二年七月从洛阳出发,八月到达郾城西五十里的裴城村(历史上曾称作汇渠镇、浀阳镇、河阳滩等名字),后转至郾城县城。裴度到郾城后,首先奏请取消监军宦官,让其各主将掌握兵权。十月,裴度带领李光颜、田布、韩愈等将领亲至前线郾城东南的沱沟,视察正在修建的防线。驻五沟营一带的蔡兵突然袭击裴度,但李光颜早已派兵埋伏于沟中,待蔡军走近时,突然袭之,蔡州兵仓皇逃窜,但归路又被伏兵断绝,只好丢掉坐骑越沟逃跑,坠压而死1000余人。

那么韩愈在郾城日常的军队事务当中协助裴度处理军政要务,在讨伐蔡州期间他的贡献主要有那些呢?

第一就是在战争开始之前,协助裴度理顺人事关系,协调军队之间的关系,使中原地区最受朝廷重视、势力最大、地位最高的宣武节度使韩弘等将领听从裴度的统一调遣,避免窝里斗、后院起火,给讨伐造成掣肘。

第二韩愈看到蔡州精兵都被李光颜吸引到了郾城东南的汝河、洄曲河沿线,蔡州后方空虚,向裴度提出自己带一支精兵,夜袭蔡州城。你看看韩语不仅在战略上是有眼光的,而且为讨伐叛军提供正确的战术,但裴度考虑时机不成熟未同意此方案。后来裴度手下有一员大将李愬,再次向裴度提出奇兵夜袭蔡州城,李朔的军队在下大雪的夜晚从嵖岈山出发,连夜到达了蔡州城下,占领了整个的城池,李愬把吴元济押解到长安,其他藩镇将领们一看吴元济倒了,都纷纷归顺朝廷,平定藩镇之乱取得了全面的胜利。班师回朝之后,朝廷论功行赏,韩愈因为在这次征战中有出色的表现,被提升为刑部侍郎,位居四品。

韩愈虽然是来打仗的,但是作为大文豪,在战火硝烟的百忙中,韩愈抽出时间,游览郾城当地的风景,并吟诗作赋,留下名作诗篇传承于世。郾城古县城紧邻溵水(即现在的沙河),水清树多,风景优美,为了休憩方便裴度在河边建了溵亭(根据明嘉靖33年版《郾城县志.卷六.故迹篇》记载:“溵亭,在县东一里许,溵水之阳,昔裴度征吴元济时筑之,以为游息之所,今亭废,而故址尚存。”清乾隆版《郾城县志》记载:“溵亭,县东南一里许,溵水之阳,裴度征吴元济时筑之,为游息之所,故址尚存,金元元好问有溵亭诗。”)

根据这些记载可知,溵亭为唐人在此筑亭,即是平叛吴元济时,裴度、韩愈、李正封、冯宿、李宗闵等人所建的游览观感处,也是密谋平叛的策划之地。它为四方亭,四根方形木柱上横架木梁,亭内挂落上有精美雕饰,四隅戗角飞翘,四边有石头围栏,亭内有石凳石桌,供游人小坐。置身亭中,可闻沙河水淙淙,不绝于耳。韩愈与李正封的千言联句《晚秋郾城夜会联句》(附后)诗,便始于此,这首诗歌主要描写讨伐蔡州战争的激烈战场情景,随后又将该诗由韩愈亲笔题于郾城彼岸寺的墙壁,其彪炳昭然,为众人所知。韩愈作了另一首名字叫做《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冯李二员外》的诗歌,“城上赤云呈胜气,眉问黄色见归期。幕中无事惟须饮,即是连镳向阙时。”也描写了战争期间他们想早点旗开得胜、凯旋而归的心情。在郾城半年后平定叛乱,归途中韩愈写的另一首诗《过襄城》意思表达的更明确,“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后来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就是描述郾城讨伐蔡州的事情。

郾城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个文豪,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 知县傅豫创书院,书院名字就叫做景文书院(即现在的郾城教师进修学校)。韩愈谥号“文”,“景”即景仰、景慕、佩服。“景文”就是景仰唐代大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博古通今、倡导儒家文化的精神,怀念他在郾城讨伐蔡州作出的突出贡献。书院的名字寓意激励仕子们埋头读书、奋发向上、以冀魁名高中,取得像韩愈那样的成绩,来光宗耀祖。明朝我们本地一个诗人叫做陆渊之,写过一首诗《郾城怀古》,其中就有“吊古多名笔,何人续退之。”诗句来赞美韩愈在郾城的贡献。

韩愈提倡古文,是在“复古”的口号下,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 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所以漯河人要保护本地历史传统资源,把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和研究,使之在保护中得以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为今所用。只有这样我们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会以新的方式与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会建构一个更好的美丽、富裕、和谐的新漯河,实现广大群众精神层次上的理想追求。

疗愈者的日常生活散文

我是一个抑郁者,拥有抑郁情绪三十多年,一直处于抑郁失眠,情绪低落,思维纷乱,身心疲惫之中。我也一直在努力奋斗,在为生活生命而奋斗,我想拥有一种美好自由富裕健康的生活,现在正在全方位地康复自己,疗愈自己。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满意,对过往的日子越来越感激。我想把自己日常生活的一天与大家分享,共同为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学习而奋斗。

最近我一直在观察自己,觉察自己是如何度过一天的?作为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我们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普通,我们最后都要归于平凡普通,以至于归于尘土。带着对自己的慈悲、同情与爱,我觉察自己一天的生活,并将其表达出来。当我觉察自己时,我看到自己在芸芸众生中在日常生活的一切表现,我心理生起了一种对自己对平凡对大众以及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

早晨5:30点左右起来床,有时会更早,我是在惺忪的睡意中起来的,我依然会感到疲惫有时甚至是难受、恶心,因为睡不好因为做恶梦了。这是我经常的感觉,我还是得紧张些,穿好衣服,赶紧送孩子上学,此时往往是小虎催我,我催大虎,我们都适度紧张起来。如果我醒得早或是休息日我会在床上做正念练习,也会做放松和祷告,我的祷告是做一些积极地暗示,暗示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是完整和完美的,一切安好,果然如是。

如果到学校晚的话就要陪孩子吃饭,上早训的话一般6点到学校,孩子早训后跟生活老师一起吃饭。我回到家也就7点钟,正是锻炼身体的时候,练瑜伽,打太极这是我常用的锻炼方式,对时间和地点没有要求,只要自己喜欢就好。这是我用来放松,集中注意力,储备能量,激活身体的好方法,也是我的一种生活习惯、精神信仰,我觉得运动可以改变情绪,也可以让精神意志更集中。

8点吃早餐,也许是8:30。无论如何早餐一定要吃,以稀饭或面条为主,外加鸡蛋和粗粮等。有时因工作紧吃饭也会紧张,但我还是会有意识的放松自己,有什么比吃饭和生活本身更重要些呢?我的紧张和焦虑往往是对将要进行的一天工作的担心,有事会担心做不好,没事会担心没意义,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没做好。

开始工作了,我会首先面对担心的事情,并对一天的工作有个安排。我先处理最焦虑的事情,有时是自己逃避的事情,也是自己不自信的事情。我是一个公司的经营者,更合适的身份是个自由职业者,我可以自由灵活地把握自己的时间。也正是这样我会很零乱无序,安排不好自己的时间,我很抗拒自己角色的转换,事无巨细,所有的程序、过程都要自己负责,头脑处于高速运转,疲惫运转中。很多时都是一种内耗,没有效果的思考,只有行动起来才会慢慢平静下来,慢慢安住踏实下来。因此我一定要做点什么事,具体的工作,跟客户打电话,做技术方案,联系好久未联系的朋友,加强或拓展业务,再有就是看点书,写点东西调整一下自己。但还是做一些具体的琐事会让自己安心一些,是自己无法逃避的琐事,修理家里的水龙头、门锁之类,做一顿中餐等。再没事就躺着练瑜伽,总之不能停着,不能做一件事情太久,那会觉得很累而没有意义。上午一般是不外出的,做一些准备型的工作,文件文案处理,联系业务等。有时因生产或维修业务催得紧也会出去,更多时是快到中午时外出采购或送货等,赚点小钱也开心。

呆在家里久里,也会觉得没收获,中午休息之后,下午就得出去办点事,首先是产生经济效益的事。有些工作价值不大,也许是送个货,买个配件,就会穿插其中完成,自己还是要亲力亲为的,这也是自己外出的理由。时间富裕还可以去运动,或顺便拜访个客户、朋友之类。这样会让自己感到充实,有时也会觉得没做什么,或是意义不大。只要是出去就会有收获,很多是自己没有计划或想不到的,人的精神状态就会不一样,累且充实,也会为觉察到的变化感到高兴,为自己就正生活到生活中感到满意。

我很少约客户或朋友吃饭,有时也会硬着头皮主动邀客户吃饭,总觉得应付关系很累,或者是自己不善于应付关系,没有那些抽烟喝酒唱歌泡澡的习惯。自己投入不进行,觉得扫他人的兴,没意义,更感到不自在心里累,心里纠结,但自己又必须演下去,最后抄银子完事。

回到家一般是6点,要么是自己做晚餐,要么是爱人已经在准备晚餐,我就会去做放松练习,做瑜伽或正念运动,去安住那紧张疲劳的身心。然后一起共进晚餐,聊聊下午发生的事情,讨论生活琐事也讨论人生问题。也会听听爱人的唠叨,很多时候我们很难有一致的看法,甚至因此而产生矛盾或不好的情绪,我得尽快打住。男人女人的思维和观念是多么的不同或有差异,当我们试图去说服另一方时,往往是矛盾的开始,生活的矛盾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成长的地方,我们也在互相磨合,相互理解,再次认识真正的自己。

重要的事情是晚上8点接孩子回家,如果孩子在家那就得陪孩子了,孩子会发出邀请,我们无法逃避,要不就得忍受孩子把家搞得乱七八糟,犹如大闹天空。陪伴孩子正是一家人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候,也会因为打斗、作业等事情阻隔我们的联结,我们正在从中学习,练习,让处理纠纷和写好作业变得更有乐趣。

我会催促孩子上床睡觉,在泡脚和看书时已到晚上9点。我得第一个带头睡觉,我安顿下来了,孩子们也慢慢就范了,孩子们会总想多玩一会儿,多看一会儿书,唯有我把灯熄了,一切活动都停止了。我们需要休息了,孩子们总能第一个就入睡,安静下来就睡着了,而我的躺着,不能再做什么而防碍家人的休息,我得主动早睡早起来带动一家人的生活习惯。

当我开始观察,觉察一天的生活时,当我觉得空虚无聊无趣时,我发现那是我在逃避生活,逃避平凡。我们都是平凡普通的人,而又不甘于平凡普通,我们很难安住于平凡普通,总想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甚至不劳而获,一劳永逸。我们标榜梦想、理想、未来,寻找意义、价值、责任,追求成功、成就感,这一切都会让我们远离自己远离生活甚至远离生命远离爱。

我看到了我的`普通平凡,也看到了我的抑郁焦虑,看到了我的积极向上,我看到了所有的这一切。当我觉察并接纳这一切时,安抚并赞同自己,我越能看到自己本来的样子,看到生活本来的样子。一切如是,安住就好。抑郁者同样可以正常美好的生活,我们每天都在生活中,生活没有辜负遗忘我们,我们需要对生活多一点关爱和觉察。

我们渴望诗和远方,渴望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自己,而又被他人被社会所绑架裹挟,总在怀疑和评判自己甚至厌恶惩罚自己,这会让我们生活在抑郁和毛病当中。生活和生命其实很简单,一切如是,发生的,此时的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当我开始尊重,接纳生活中的一切,并感谢感恩所发生的一切,我发现一切都是美好有意义的。

我们在生活,平凡的生活,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生命里完整完美的每一天,所有的每一天就是自己生命完整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爱自己的每一天,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