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人


提起谢冕,人们就会想到“朦胧”。我就是在他从“朦胧”诗潮的峰炭上跌落时,做了他的“干女儿”的,那年,我3岁。我想,那时他一定是把我当成一种精神安慰品了。大家都喊他“诗人”,这是从外表到气质最典型的诗人形象:天庭极为饱满,向前突出,让你不知其中藏了多少睿智;一双凹进的眼睛,总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近年新长的“啤酒肚”,更为他添了几分潇洒。

于是,你感觉出来了,他肯定不是那种凄凄切切、浅吟低唱的诗人,他的诗风该是现代浪漫的。古往今来,大凡浪漫诗人,神经总有些“毛病”,性格总有些怪癖。李白捉月而逝,普希金决斗而亡。我这位干爹也不例外。

有病不吃药,脚气不上药;冬天穿单裤,夏天着长袖。这不又是位李白徐志摩式的人么?真正的放荡不羁、才高气傲。

然而,他也会一副老花镜戴得腿儿断了,就用胶布缠上;他提个菜篮子去买菜,但不会跟小贩讨价还价;他骑自行车不敢上马路……最让北大中文系同事们迷惑的,就是这位诗人的“家底”。干爹究竟是富还是穷?谁也说不清。他叫穷,似乎叫得最响;但当听人说起xxx发了“洋财”时,他又瞪大眼睛问:“他要这么多钱干什么?”说干爹富,他出国从未到大服装店订做过衣服,只在街头个体户那儿做过两套西服,其中一套还自认为“太美了”,不敢轻易穿出去。他的衬衣、毛衣大都是“老相知”,上面不乏破洞和补丁。

有一次,他请我妈织毛衣,拿来一件旧衣做样子,妈妈对着那破破旧旧的衣服,好一阵感慨。他家饭菜很简单,很少大鱼大肉,多是粗茶淡饭。真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清贫相。说他穷,可你每次去他家,总感到他们家有什么事物在变。

从前几年的组合柜、双开门电冰箱、录像机,到最近的美国自动录音电话、微波炉,绝对在中文系的同行们中领导新潮流。你说他富他穷?

诗人似乎是永远年轻、充满活力的,干爹亦不例外。跟他认识了十多年,总觉他身上那种蓬勃的生气,丝毫未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他非常善于接受新事物。他培养起一代一代的学子。

他同他的学子们,似乎没有人们常说的那种“代沟”,尤其是爱诗的,更是他府上的常客。他的客厅里有朦胧昏黄的日食灯,灯下是本应放于阳光灿烂的海边的海滨椅,四周是一排排的书架。在这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气氛中,他同他的高足们高谈阔论。历来,新潮的人多是与传统派无法相和的,可是于爹这个“新潮”的人,和许多传统观念很浓的同事却相处融洽。

虽然他们是“淡如水”的交情,然而你却能感到,在他们中间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使他们在形式不同但又目的相同的文学道路上,携手并进。人,越是浅薄,越好出名,乐于接受别人的采访。然而,一旦在某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往往会变得更谦虚朴实。干爹的成就可谓高了,有多少名刊大报的记者登门,都被他婉言谢绝,甚至连同事采访他,也不破规矩。

由此,“谢冕架子大了”一类的话不胫而走。而他毕竟也有“醉”的时候。他的“醉”,是我的骄傲;让他“醉”,是我的特权。当我接受这篇稿约后,堂而皇之的一个电话,当晚就把干爹请到了我家。

面对面坐着,静静地听他讲话,他并不给我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因为他并不像一位凯旋的将军,在炫耀战绩。他总是把一些细小的事一与一些成就相交融地说出,既不显过分绚烂,亦不显琐碎。渐渐地,屋中凝成了一种气氛,有如静静流淌的河边的一支挺立兰花的宁静,又如海边沙滩上阳光热情的宣泄。让人在这种气氛中寻找、体味他的每一句话。

“采访”完毕,我打趣地问他:“干爹,最近我学会了算命,很准的,你要不要试试?”他赶紧捂着手,很郑重地说:“不,我的命运决不让别人知晓,我要自己掌握。”随便记下谢冕的一些小事,自以为已经能反映出他性格之一二。本来,他为人就是这般坦荡而又飘忽,让人很难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