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则笑语:一个人号啕大哭,问其原因,原来他把钱借给一位朋友,而那位朋友拿着他的钱去整容了。前不久,看到一则消息:一个人听说自己以前居住的房子要拆,赶忙带全家连夜乘飞机赶回去,在被拆之前看一眼老房子。看完这则新闻,我陷入了沉思,这幢老房子,在旁人眼里,不过是一栋建筑,一个有形的事物,甚至是一个危楼。
但在这一家眼里,却是他们生活的回忆,记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化建设太快,快得仿佛一夜之间,我们对故乡的回忆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我家旁边的莫愁湖,因为周边一幢又一幢的居民楼的平地而起,湖变得越来越小,再加上旁边地铁站的建起,巴掌大的湖面被再次分割成小块。
原来一望无际的湖现在看起来好像一步就能跨过去一样。对于那些从小就在莫愁湖边长大的“老南京”来说,现在的莫愁湖,他们还认得吗?如果说现代化建设使故乡变得面目全非,那么地震就是将人们对故乡的记忆连根拔起。2006年的唐山大地震,留给人们的是千疮百孔和支离破碎的唐山,在网上搜照片竟搜不到一张唐山昔日的照片,整个社会都轰动了。
后来一位美国人千里迢迢送来一张照片,那是他以前偶经唐山时拍的一张照片,许多老人拿着照片,泣不成声。震后再建的唐山只是一个在原来唐山地点上重建的陌生城市,而照片里的唐山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啊。
一个建设官员说:“中国正由万千个一样的乡镇组成。”如果震后重建是因为迫不得已,那人为地主动改造故乡又是为了什么呢?央视的“魅力小镇”那一个个风光旖旎的小村庄在视觉上的确给人以美的享受,殊不知,那是一个个被人改造的产物,一个个套着“特色文化”的头衔的虚伪地址。那里特有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早已随着现代化的脚步而远去。
这让人在惋惜之余又不免深思,“故乡”为何物?故乡,是你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那里的一石、一草、一砖、一瓦都是组成你记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故乡是你培养感情、留下回忆的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骨子里是透露出那些由盐水鸭、夫子庙、秦淮河……勾勒出的整套感情的。如果故乡变得面目全非,形式化。
你又何以说“我的故乡是哪儿,我是哪的人”呢?即使说了,到时候估计别人想到的也只是那千篇一律的城市吧。若没有了故乡,就好像一路唱着的歌,原来无词、无曲;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却忘了从哪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