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一直在背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背得多了,我觉得背诗特别有意思。因为每一首诗都好像在我面前展开了一部精彩的电影,让我看到了很多电影里才有的画面。当我背到唐朝诗人王维的《春园即事》。
诗人描写了下了一夜的春雨,天气变得寒冷了,早上起来,诗人披上破旧的袍子,蹬上木屐,出来逛一逛。近处的茅草屋,远处的林子,广阔的田野以及享受着春光的人们历历在目。我从诗人的眼里看到,田里积满了水,一位老农正在把自己田扒开一个口子,让过多的积水排出来。路两旁柳树和桃树相间栽种,在绿色的柳树中间,是一棵棵开满鲜红桃花的桃树,红绿相称,分外妖娆。诗人忍不住想在这美丽的春光中下两盘棋,于是就呼朋唤友得在草地中间摆开了棋局,可是,棋局摆好,诗人的目光却怎么也落不到眼前的棋子上,他贪婪地继续观望着春光,似乎怕一不小心春光就消失了似的。咦?
树林边上,那一上一下的是什么呢?原来是农人举着桔槔在把低洼处地里水汲出来。一上一下,配合着农人的身体动作,有着韵律般的美!看看自己的身前身后,什么时候,那些隐居在村子里的诗人都出来了,他们拿着鹿皮做的小凳子,悠闲地下着棋,一直到太阳隐藏到乱草之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而宋朝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日》则让我看到另一番热闹的景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我仿佛和诗人一样置身在元宵节热闹繁华的大街上,一盏盏形状各异、活灵活现的灯,照得夜市有如白昼。人群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热闹的锣鼓声传来,穿红戴绿的演员们表演着民间传统的秧歌舞,围观的人群一圈又一圈,赞叹不已。
各种各样的小吃摆满了街道两旁,糖葫芦、吹糖人、烤地瓜、甘蔗的小摊贩跟前,总是围着一堆堆的人,更有馋嘴的孩子大口大口地吃着可口的小吃,一饱口福!镜头转换:长袖飞舞,锣鼓喧天,今年的元夜日,月亮依旧那样圆,花灯依旧灿烂夺目,只是热闹的人群中找不到诗人那张幸福的脸,没友人相伴的诗人,想想去年幸福的时光,忍不住潸然泪下。一首首诗,就是一部部非常精彩的电影,我想象着诗人的生活,想象着诗人描写的画面,不仅背会了诗词,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增长了自己的见识,真是一举两得。
背诗就是看电影,这是我的亲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