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听见后篱里梧桐叶簌簌零落的声音了,这才意识到——潮湿的秋,已经濡浥了整个小城。
如果雨水落尽了,此时正是赏月的好时候。可将手机之类的多余工具丢下,毫无牵绊地出门;慵懒地漫步,可静静思索宇宙、生命的永恒深邃,也可什么都不想,把灵魂和思绪全都托付给月光。
前几日天空的低沉阴晦已经散尽。弥望的是清明而高远的夜空,蓝湛湛的一潭,恍若深邃得探不到底。月亮也是明汪汪的一圈,仿佛伸手一触就会荡起涟漪。究竟让我怎么描绘她呢?——好比贵妃的浣足用的银盆,盆里浮着一汪雪莲花瓣上的露水,盆底盛着一块剔透圆润的璧玉。她好像蕴含了世间所有的精韵,无数文人墨客为她的衣袂飘然挥毫吟唱;她又像不屑于容纳纷乱污浊的尘世,千百年来只顾恣意流淌,不为俗鄙的赞美所动。
这样的清高孤僻倒使我想起刚读罢的《方山子传》:“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这样看来,若月光有情,笔墨知心——读书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活动。你且想象这样的场景:环堵萧然,茅屋破落,一个独自沉醉于书海的学士,一手抚琴叹息,一手漫卷诗书;一杯浊酒,一局残棋,就成了古代隐士一生的寄托。
这种由读书带来的孤独感在现代也无法排遣。现代作家曹文轩说:“读书使人高贵。”一个高贵的人自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会沉浸在一个由文字构造的世界里,忘却周围的一切。那是一个庞大神秘的世界,一个充满爱恨别离的悲惨世界,一个由大师虚构出的却无比真实的世界,一个哲理与谬论、善意与邪恶并存的世界当人独处时,心会变得安详静谧。这样清静的环境最适合阅读,而现实中有多少人将它挥霍?就像《少做一点不会死》的作者李奥巴伯塔所说:“请多加保护自己的时间,这是你最珍贵的资产,请务必以生命捍卫它。”想象自己把所有的现代通讯工具都关上,留一盏明灯,开两扇窗户,邀几缕阳光,再翻开一本书——无论是古香古色的线装册,还是光鲜多彩的畅销书;无论是厚重的古典史籍,还是引人入胜的微型小说它们都是被人赋予生命的不容亵渎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