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谯周(201-270年)
谯周为蜀汉大儒,精研六经,颇晓天文,门生众多,《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便是他的学生。谯周以儒学见用,官至光禄大夫,为蜀汉学者之首,是公知中的公知,大咖中的大咖,俨然蜀地“精神教父”。
谯周虽极富学识,但在政治上属于“投降派”,对蜀汉政权的合法性经常提出质疑,一向反对北伐战略,并因劝后主投降获得封侯重赏。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对谯周深恶痛绝,认为其罪“通于天”,远过于后世的冯道。
【第2句】:王衍(256-311年)
王衍是西晋著名的玄学大家,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容貌俊雅,被朝野内外竞相推崇,世称“一世龙门”。王衍出身本来就好,再加上名气大,在仕途上自然是“平步青云”,最终做到宰相(司徒)。
王衍虽然身居高位,但为官全无操守,只想苟且偷生,加之崇尚浮华虚诞,引得世人纷纷效尤,极大败坏官场风气。公元311年,王衍为军阀石勒俘获,为求生竟劝其称帝,石勒鄙薄其为人,将其活埋。
【第3句】:魏收(507-572年)
魏收少有才名,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朝三才子”,在北齐朝负责编撰《魏书》。魏收性格阴暗,好挟私报复,凡与其有私憾者,著史必隐去“仇家”先人善政美德,凡向其行贿者则反之,曲笔失实处极多,故《魏书》有“秽史”之称。
魏收累官至宰相(尚书右仆射),但在任毫无作为,且畏祸保身,不能匡救时弊,大为时人所讥讽。
【第4句】:冯道(882-954年)
冯道年轻时勤奋好学,文采极佳。早年效力于军阀刘守光,后逃奔河东李克用,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帝,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职,位高权重,常被朝廷倚为柱石。
冯道虽然身居高位,但毫无节操,对丧君亡国毫不关心,只在意自己的地位是否稳固。为了当宰相,甚至还向辽国称臣,实在是奴颜媚骨、无耻至极,后世的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