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