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空空荡荡 |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