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学
词语解释
末学[ mò xué ]
⒈ 肤浅无本之学。多用作自谦之词或自称的谦词。指浅薄的学者。犹后学。指非正统之学。
引证解释
⒈ 肤浅无本之学。多用作自谦之词或自称的谦词。参见“末学肤受”。
引《庄子·天道》:“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於主,详在於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鐘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絰,隆杀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成玄英 疏:“先,本也。五末之学,中古有之,事涉浇伪,终非根本也。”
汉 蔡邕 《答诏问灾异八事》:“臣伏惟陛下圣德允明,深悼变异,德音恳诚,褒臣末学,特垂访及,非臣螻蚁所能堪副。”
唐 司空曙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诗:“微才空觉滞京师,末学曾为叔父知。”
宋 苏轼 《与封守朱朝请》:“前日蒙示所藏诸书,使末学稍窥家法之秘,幸甚,幸甚。”
明 杨慎 《孔明渊明》:“朱子 谓 孔明 之学本 申 韩,渊明 之学本 老 庄。此语末学不敢议,亦不敢从。”
⒉ 指浅薄的学者。
引汉 蔡邕 《刘镇南碑》:“深愍末学远本离直,乃令诸儒改定五经章句,删剗浮辞,芟除烦重。”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论》:“末学庸浅,不达名教之本,牵於事用以惑自然之性。”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清 黄宗羲 《戴西洮诗文题词》:“所接不过腐生末学,所读不过毛头制义。”
⒊ 犹后学。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闕里既已千载,深儒流於末学。”
唐 韩愈 《读墨子》:“余以为辩生於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説,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思天下所以太平,必用芻蕘之説。亟收末学,以辅大猷。”
⒋ 指非正统之学。
引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儒主传统翼教,而硕士名贤之训附之;杂主饰治捄偏,而傍蹊末学之谈附之。”
国语辞典
末学[ mò xué ]
⒈ 肤浅、没有根底的学识。
引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后汉书·卷三〇上·苏竟传》:「世之俗儒末学,醒醉不分,而稽论当世,疑误视听。」
反博学
⒉ 后学。
引《陈书·卷三三·儒林传·沈不害传》:「臣末学小生,词无足筭,轻献瞽言,伏增悚惕。」
※ "末学"的意思解释、末学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相关成语
- chǔ cáng储藏
- lǐ rén里人
- zá huì tāng杂会汤
- yìn xiàng印象
- fáng wū房屋
- cháng guī常规
- yuàn shì院士
- bō lí quán玻瓈泉
- shù lín树林
- nián nián年年
- yī jǔ yī dòng一举一动
- ní lóng尼龙
- xiàng mào táng táng相貌堂堂
- mín jū民居
- sān fāng三方
- kāng fù康复
- liú tǐ lì xué流体力学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liú bàn nóng刘半农
- bǎo shí饱食
- xīng guó兴国
- qín huò擒获
- gē lǐ gē dā疙里疙瘩
- mén jiāng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