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成绩……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唐 柳宗元《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 |
红颜薄命 | 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难。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 |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总则我红颜薄命。” |
红尘客梦 | 红尘:佛家指人世间。比喻尘世虚幻。 |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遥望见城南巷翠山色好,把红尘客梦全消。” |
万紫千红 |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的景象。现多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景象繁荣兴旺。 | 宋 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满面红光 |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舅兄今日满面红光,必有非常喜事,大约货物定是十分得彩,我们又要畅饮喜酒了。” |
面红过耳 | 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
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 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 | 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
软红十丈 | 形容都市的繁华。 | 宋·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陵宫》诗:“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性车尘。”自注:“前辈戏语:‘西湖风月,不如京华软红香土。’” |
脸红筋暴 |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 |
红头文件 | 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这是中央的‘红头文件’,还是田专员的信口开河?” |
红袖添香 | 红袖:指女子的艳色衣裳。指美女伴读。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从此绿鬟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
粟红贯朽 | 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
大红大紫 | 形容显赫、得意。 | 老舍《四世同堂》:“我看出来,现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红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戏!” |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赖传珠《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灯红酒绿 | 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作“酒绿灯红”。 | 徐迟《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
面红耳赤 |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
脸红耳赤 |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 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
贯朽粟红 | 见“贯朽粟陈”。 | 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
红光满面 | 形容人的气色好,脸色红润,满面光彩。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7回:“嘴边衔著牙嘴香烟,鼻端架著墨晶眼镜,红光满面,气象不同,直上楼头,东张西望。” |
红得发紫 | 形容一个人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 | 靳凡《公开的情书》:“她仗着出身好,业务好,红得发紫。”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 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 |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计算,过后一场空。” |
脸红耳热 | 见“脸红耳赤”。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
露红烟紫 |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 宋·曾巩《芍药厅》诗:“小碧阑于四月天,露红烟紫不胜妍。” |
红白喜事 | 红事:吉利的婚嫁喜事用红色;又叫喜丧。白:丧葬事用白色。泛称婚丧之事。 |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杂话 红白盛事》:“苏杭之间,每乎婚丧喜庆为红白事,其来久矣。” |
满堂红 | 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
柳绿桃红 | 形容美丽的春景。 | 明 无名氏《大劫牢》第四折:“试看这柳绿桃红……青山绿水,宝马香车,游人共喜。” |
红红火火 | 形容旺盛或经济优裕的生活。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把事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没钱?借!” |
绿鬓红颜 | 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 | 清 洪楝园《后南柯 檀谋》:“霎时绿鬓红颜都成孤寡,并不劳挨门搜括。” |
红愁绿惨 | 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我则见绿惨红愁减了精神,为何因,背地里将啼痕来揾。” |
绿惨红销 |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 明 汤显祖《紫钗记 醉侠闲评》:“心憔,难听他绿惨红销。” |
红灯绿酒 | 指欢乐的生活。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 清·黄遵宪《邻妇叹》诗:“遥闻长官高堂上,红灯绿酒欢未足。” |
红不棱登 | 令人生厌的红色。 | |
红豆相思 | 红豆:又叫相思子;古人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爱但又无法会面而引起的思念。 | 唐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愁红怨绿 | 见“愁红惨绿”。 | 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
艳紫妖红 | 犹言姹紫嫣红。 | 《渚山堂词话》卷二引元·白朴《玉耳坠金环》曲:“肯羡狂蜂殢蝶,艳紫妖红。” |
红瘦绿肥 | 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 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暮春》词:“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
面红面绿 | 见“面红面赤”。 | 《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
红妆素裹 | 红妆: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 毛泽东《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暗绿稀红 |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归田》:“况当残春初夏之时,正值暗绿稀红之候,顿起愁绪,怎生消闷怀?” |
嫣红姹紫 | 指花色娇艳,亦指娇艳的花。 | 廖仲凯《金缕曲·题八大山人松壑图》词:“繁华歇尽何须吊!且由他,嫣红姹紫,一春收了。” |
红叶题诗 | 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 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 |
柳绿花红 |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酒仙遇仙禅师》:“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蒙蒙。” |
红紫乱朱 | 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 《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孟子注疏 赵岐 题辞》:“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
偎红倚翠 | 谓亲狎女色;狎妓。 | 宋·陶榖《清异录·偎红倚翠大师》:“李煜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煜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讴吟、吹弹莫不高了……。煜乘醉大书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 |
齿白唇红 | 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
红杏出墙 | 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指春天一派繁荣景象;也喻指大好形势。 | 宋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风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
刻翠裁红 | 喻极力修饰词藻。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毛会侯《浣雪词》,刻翠裁红,务求新颖。” |
红丝暗系 | 系:打结。比喻姻缘牵合。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还不曾红丝暗系,先弄得白刃相加。” |
百紫千红 | 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 宋 王安石《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诗之一:“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宋 辛弃疾《定风波 赋杜鹃花》词:“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
红装素裹 | 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泛指妇女的艳丽装束;素裹:淡雅装束。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两种装束。后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面红耳热 | 见“面红耳赤”。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
面红颈赤 | 见“面红耳赤”。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
惨绿愁红 | 绿:绿叶;红:红花。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 | 宋 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
争红斗紫 | 形容百花争艳。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一出:“陌上争红斗紫,窗外莺啼燕语,花落满庭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