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
词语解释
太平鼓[ tài píng gǔ ]
⒈ 打击乐器。舞蹈时用。在一个带长柄的铁圈上蒙以羊皮或驴皮,饰以彩画,柄上缀十余小铁环,用细长鼓槌敲击,即发出咚咚铮铮的声响。参阅清·王夫之《杂物赞》、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太平鼓》。民间舞蹈。表演时一边击太平鼓,一边舞蹈或演唱。按唐·张祜《周员外出双舞柘枝妓》诗云:“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是唐时已有此类舞蹈。
引证解释
⒈ 打击乐器。舞蹈时用。在一个带长柄的铁圈上蒙以羊皮或驴皮,饰以彩画,柄上缀十馀小铁环,用细长鼓槌敲击,即发出咚咚铮铮的声响。参阅 清 王夫之 《杂物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太平鼓》。
⒉ 。 明 清 时民俗,春节期间,使儿童挝鼓跳舞,歌“太平年”,为迎年之乐,亦名“太平鼓”,为古代腊鼓逐疫之遗风。现流行于 河北、东北、内蒙 东部等地农村的民间曲艺“太平鼓”也叫“单鼓”、“羊皮鼓”。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灯市》、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太平鼓》。。 明 清 时民俗,春节期间,使儿童挝鼓跳舞,歌“太平年”,为迎年之乐,亦名“太平鼓”,为古代腊鼓逐疫之遗风。现流行于 河北、东北、内蒙 东部等地农村的民间曲艺“太平鼓”也叫“单鼓”、“羊皮鼓”。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灯市》、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太平鼓》。
引民间舞蹈。表演时一边击太平鼓,一边舞蹈或演唱。按 唐 张祜 《周员外出双舞柘枝妓》诗云:“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
是 唐 时已有此类舞蹈。 宋 代民间有鼓笛拍板演唱,名“打断”, 政和 初年禁用鼓板唱北曲,民间改名曰:“太平鼓”
国语辞典
太平鼓[ tài píng gǔ ]
⒈ 乐器名。以铁为腔,径四、五尺,蒙以皮纸,下有柄,串铁环,振动有声。旧时常用于春节时,或祭祀、跳神等活动。唐代已有,宋代称为「打断」。
⒉ 流行于北平、东北、陕西、宁夏等地的舞蹈。各地跳法不同,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一面击太平鼓,一面舞蹈或演唱。政和初曾被禁止,民间改名为「太平鼓」。
分字解释
※ "太平鼓"的意思解释、太平鼓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相关词语
- bù píng shēng不平生
- gōng píng chèng公平秤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气
- bān píng扳平
- láng píng郎平
- píng mǐ平米
- tài píng gǔ太平鼓
- tài píng gǔ太平鼓
- tài píng gǔ太平鼓
- sòng tài zǔ宋太祖
- shào píng pǔ邵平圃
- dà píng大平
- rè píng héng热平衡
- xiǎo píng qián小平钱
- bǎi píng摆平
- biǎn píng zú扁平足
- tài cháng太常
- lǎo tài tài老太太
- cháng píng yán常平盐
- píng mín平民
- chén píng xí陈平席
- tài píng lìng太平令
- tài píng lìng太平令
- píng jú平局
- píng shí平实
- píng dìng平定
- zhǎn píng斩平
- ān píng安平
- píng ān平安
- tài tài太太
- píng xī平息
- yùn píng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