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鹩一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
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例子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暂足为寄足有似鹪鹩一枝;巧于营身还如狡兔三窟。”
基础信息
拼音jiāo liáo yī zhī
注音ㄐ一ㄠ ㄌ一ㄠˊ 一 ㄓ
繁体鷦鷯一枝
感情鹪鹩一枝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欲望有限,极为满足。
近义词偃鼠饮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死灰复燃(意思解释)
- 此一时彼一时(意思解释)
- 烽火连年(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鹪鹩一枝的意思解释、鹪鹩一枝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翩翩起舞 |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