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的成语故事


大海捞针

拼音dà hǎi lāo zhēn

基本解释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出处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暂未找到成语大海捞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海捞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痛不欲生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道骨仙风 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囊萤映雪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百川归海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过五关,斩六将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雪兆丰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安安静静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土木形骸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