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教不改的成语故事


屡教不改

拼音lǚ jiào bù gǎi

基本解释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暂未找到成语屡教不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屡教不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讴功颂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难以置信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打肿脸充胖子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可想而知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云天雾地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废书而叹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描写四季的成语

十二生肖的成语